在上党区韩店村,无论是街头巷尾,还是田间地头,哪里有纷争,哪里就有他繁忙的身影。27年来,他唠着家常讲着法理,用春风般的温暖成功解开了一个个“死疙瘩”,换回一方稳定和平安。他就是韩店村调解委员会主任宋仁清。
用真诚调解纠纷,以智慧维护和谐。2023年,宋仁清被评为第八届“长治好人”。
宋仁清(左三)为群众调解矛盾。
爱岗敬业,当好基层“老黄?!?/b>
“眼下,我们有一起纠纷要调解,后续还有其他情况要处理,我们要提前准备?!?月8日一大早,在韩店村调解委员会,67岁的宋仁清正忙着整理材料。翻开桌上的调解日志,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起矛盾纠纷的产生经过、案件剖析、法律政策规定、调解步骤以及调解反思。
1997年,宋仁清担任村委委员,因为他当过生产队队长、村小组组长,对村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,大家也对他十分认可,便决定由他负责村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。自从当上人民调解员以来,面对村庄人口多、民间纠纷矛盾多的现状,宋仁清不怕困难,耐心走访村民,用心梳理工作思路。
做调解工作,光有热情还不够,还必须全面了解民情、学习法律常识、掌握调解技巧。宋仁清利用平时休息时间学习有关劳动保障、婚姻家庭、损害赔偿等与基层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及各类法律法规。同时,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,虚心向司法工作者学习案例实务和业务技能。
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,村民矛盾纠纷出现很多新情况、新问题,如宅基地纠纷、房屋翻盖纠纷等。宋仁清说,自己只有不断学习,提升业务技能,才能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。多年来,宋仁清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千余件,调解成功率95%以上,化解“民转刑”案件20余起,做到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,将群众矛盾成功化解在基层。
以法育人,架起调解“连心桥”
有人问宋仁清调解纠纷有什么诀窍?他的回答和他的为人一样朴实:“‘乡下锣鼓乡下打’,看什么人说什么话,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,搬个凳子挨着老百姓坐下好好听听他们怎么说,既要讲感情,更要讲道理,坚持依法办事、规范办案?!?/div>
村民王某在某装修公司工作时,发生意外造成伤亡,当时王某家属向该公司索要高额赔偿,而装修公司认为王某也有过失,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。“当时双方就赔偿金问题僵持不下,我们通过和相关部门联系,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及时进行调解,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。”宋仁清说。
在工作开展中,宋仁清逐渐认识到,只有增强群众法治意识,才能有效减少各类矛盾纠纷发生。在矛盾调解过程中,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送到每家每户,进一步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,在全村形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。
以理服人,当好群众“暖心人”
“乡亲们的烦心事就是我的操心事?!闭馐撬稳是宄K档囊痪浠埃彩撬匀嗣竦鹘夤ぷ鞯睦斫?。多年来,他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。
村里有位82岁的老人,育有三子,大儿子车祸去世后,老人由其余两个儿子赡养。兄弟二人认为大嫂也应该照顾老人,而大嫂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责任,一家人因为赡养老人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。宋仁清数次和他们分别沟通,设身处地帮他们想解决办法。最终,大嫂愿意每年出2000元,由宋仁清代管,用于老人看病和护理。村里人纷纷夸赞道:“多亏宋主任管得好,老人才能安稳过晚年?!?/div>
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,都在宋仁清的调节中冰消瓦解?!拔蘼凼欠蚱廾芑故橇诶锞婪祝灰龅健男乃挠谩?,即对待当事人热心、耐心、诚心、公心;调解矛盾用心、用情、用法、用理,都能调出好效果。”宋仁清说。
27年如一日,只要有纠纷,他都会第一个到现场,只要有人寻求帮助,他从不拒绝。在宋仁清看来,要想当好一名人民调解员,就必须时刻牢记群众无小事原则,只要对人民调解工作热心,对每件事都一碗水端平,以诚取信,执法为民,持之以恒,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。
?。钦?丁德令)